重磅!飼養小動物、救助流浪動物納入中小學義務教育課程
得知重磅!飼養小動物、救助流浪動物納入中小學義務教育課程究竟是怎么回事?下面寵物易購帶大家看看是什么情況。
近日,教育部正式下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將勞動從綜合實踐活動原課程中徹底分離出來,下發《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這意味著今年秋季開學,勞動課將正式成為中小學生的獨立課程。
在《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年,教育部根據不同的學制制定了各級勞動指標。其中在動物方面明確提出了愛護身邊常見動植物、飼養1-2種小動物、在勞動課程中提供公益勞動和志愿服務、為流浪動物救助站等社會組織提供服務勞動等要求。同時,標準還規定,中小學生的平均勞動課程。
任何人
飼養1-2種動物
關愛你身邊的動物和植物
根據這一標準,我國1-2年級小學生第一學期勞動課程內容中規定,根據實際情況種植1-2株植物或飼養1-2只小動物。此外,勞動學習目標中規定,學生通過關心和愛護身邊常見的動植物,培養關愛生命、熱愛自然的意識。
教育部2021年8月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現有小學生1.07億人,其中1-2年級小學生總數為3677.6萬人。這一規定可以理解為教育部的目的是讓學生從小養成愛護動物生命的意識。
另外,通過文獻檢索,從小給孩子養寵物,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增強動手能力,有利于孩子的責任感和身心健康成長,增加自信心,給孩子成就感;同時,養寵物也可以幫助孩子緩解壓力,減少負面情緒。寵物的陪伴也會讓孩子不再孤獨。
注射毒品
為流浪動物救助站提供勞務。
在《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教育部首次明確將動物救助納入中小學服務勞動范圍,明確提到“為公共圖書館、科技館、紀念館、植物園、動物園、流浪動物救助站等公共空間和社會機構提供服務勞動。并以自己的實際勞動參與社會公共空間的建設”。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小編查詢《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目前我國中學生人數為4914萬人。該規定僅限于7-9年級的中學生,不在1-6年級的小學生勞動范圍內。
關愛流浪動物有利于促進社會文明。寵物主人之前舉報過很多次。連續多年的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科院副院長趙萬平提交《關于將關愛動物主題的生命教育納入中小學教材的建議》,呼吁將關愛動物、尊重生命的教育納入中小學德育內容,切實重視青少年尊重生命的教育,培養健康的心理意識和理念。在綜合實踐課教材中增加救助流浪動物、科學飼養伴侶動物的內容,結合勞動教育,為學生創造用實際行動關愛動物的機會。
趙萬平,NPC代表
據相關媒體報道,在得知教育部明確將動物救助納入中小學服務勞動范圍后,趙萬平表示:雖然愛護動物沒有納入整個義務教育課程,但卻納入了勞動課程,但這仍然是一個顯著的進步,這說明國家層面,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門已經意識到,將愛護動物與尊重生命相結合的教育,將影響孩子未來的心理和行為。因此,中小學生為公共空間和社會提供服務勞動意義重大
對于這一規定,北京艾塔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也曾公開表示:“教育部此次明確將動物救助納入中小學生服務勞動,邁出了尊重生命教育的重要一步,在中國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也希望越來越多重視生命關懷的課程能真正納入孩子的教育體系。"
瑞鵬公益基金會也曾公開表示,填補了生命教育的空白,讓孩子從小就知道什么是愛和責任,懂得珍惜生命,學會正確對待其他生命,對培養孩子德智體全面發展大有裨益。
此外,微博中不少網友表示支持此舉,也對此舉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微博網友@華寶202002:
善待動物,尊重生命,是社會的進步。
微博網友@ Chinobike 27642:
愛護動物一直是中國的優良傳統。
微博網友@ 4life9999:
希望國家盡快制定反虐待法和動物保護法。
微博網友@傳播善念V:
事實證明,虐待動物有年輕化的趨勢,已知最小的參與者只有10歲。教育部此舉對于提高學生的生命意識非常重要!只有懂得尊重弱者,才會懂得尊重別人,尊重自己的生命!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人生價值觀。
微博網友@彩色地球衛士:
虐待動物的人越來越年輕化,需要加強生命教育,培養尊重生命的意識。也希望中國的《動物保護法》早日到來!
飼養小動物,救助流浪動物被教育部寫成《課程標準》。參與學生服務工作是生命關懷教育和愛心教育的重要一步。也說明國家越來越重視培養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意識,同時加強培養青少年對流浪動物的熱愛和責任感。但小編認為,對于流浪動物的救助,學生也應該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工作,愛護動物,同時保護好自己。
感謝您閱讀重磅!飼養小動物、救助流浪動物納入中小學義務教育課程,以上就是重磅!飼養小動物、救助流浪動物納入中小學義務教育課程的全部內容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寵物新聞資訊請關注寵物易購(www.xibufenqing.com),我們是專注于寵物護理、寵物美容、寵物飼養及寵物訓練教程的綜合型寵物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