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質出色的豬中“貴族”——萊蕪豬_雙脊豬是什么品種豬
萊蕪豬原產地位于山東省濟南市的萊蕪區和鋼城區,屬我國華北型優良地方豬種,其肉質以肌內脂肪含量豐富最具特色,平均含量11.6%,是大約克夏豬的9倍,其他地方豬種的2—3倍,為國內外豬種所罕見。
萊蕪豬發展歷史至少可以追溯至距今5300—6500年的新石器時代。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養豬實踐中,對萊蕪豬飼養和選種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據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述(萊蕪地屬于北齊),當時的飼養方式實際可以稱為是放牧和圈養相結合,直到今天這種飼養方法在農村還是常存在的。因飼養當地海拔懸殊、地形復雜、寒暑溫差較大,飼草飼料因季節不同,產量豐欠不均,質量優劣不等原因,形成了萊蕪豬的耐粗性、抗逆及囤積脂肪的特性。
新中國成立初期,萊蕪豬社會存欄量達3萬頭左右,隨后由于受到引進豬改良的影響,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數量已不足1000頭。
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下,1976年建立種豬場、1978年組建保種群。1980年、1983年又兩次進行豬種普查,擴充組群。1984年開始進行保種選育與利用研究,2—3年一個世代進行保純和性能選育。
30多年來,經過10個世代本品種的選育,萊蕪豬生產性能有較大提高,群體規模得到了快速發展。核心群達到了600頭,擴繁群2000頭,生產群1萬頭。萊蕪豬已成為全國許多地區、單位生產與育種的首選種質材料。
發現萊蕪豬肌內脂肪高的種質特性后,相關科研單位深入挖掘其形成機理,并在國內率先使用實測肌內脂肪進行肉質評價。目前,以萊蕪豬為基礎育種素材,采用常規育種技術與現代生物技術相結合,我國成功培育出一個新品種“魯萊黑豬”及“魯農1號豬配套系”,分別于2005年、2007年通過國家畜禽新品種審定。
圍繞萊蕪豬優良種質特性,我國已研究集成了多種生態型飼養模式和與之相配套的營養、飼養管理及肉品質量安全控制管理技術;形成了保種選育、制種擴繁、生態養殖、產品開發、質量管控“五位一體”的產業化生產體系。
如今,萊蕪豬已成為山東省的亮點品牌,初步建立起了品牌和市場基礎。目前已開發出冷鮮肉、烤肉、香腸等三大系列20多個品種的肉制品,萊蕪豬極品豬肉以每公斤200多元的高價供不應求。
感謝您閱讀了肉質出色的豬中“貴族”——萊蕪豬_雙脊豬是什么品種豬,以上就是文章全部內容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寵物知識請關注寵物易購(www.xibufenqing.com)綜合型寵物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