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當當當 請問“貓片”是什么梗?
“深夜了,有人送我幾片貓片嗎?”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習慣在網上看“貓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被云吸走的貓”。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人存在?因為很多人覺得現實中養貓太難了,鏟屎,喂飯,清理頭發.天哪,太麻煩了,走一走,現在就走。
但是,他們和貓有一種聯系方式,那就是看“貓片”。
我先給你看幾組數字。截至2017年,YouTube上的貓電影超過1050萬部,帶來超過870億的瀏覽量,遠遠超過其他類別的榜首。今天這個數字一定要乘以幾何倍數,現在微博上光貓這個話題就有36.8億的閱讀量。所以從數據來看,看貓貓電影確實成為了一種流行的主流文化。
然而這種文化誕生的時候是很小的。根據吸云貓簡史,是一個非常奇怪的——極客群體,他們在網上發布了一些貓或狗的圖片,以代表極客作為非主流小圈子的形象。
所以貓圖最早流行于網絡,是一種小圈子現象,或者說是亞文化。
那它是如何一步步占領高地,成為大眾文化的呢?
貓開始主導互聯網,其實用了10年左右。從2007年開始,貓的表情包開始在網上大規模攻擊城市。現在的網絡表情可以分為兩個流派,一個是以貓為代表的萌萌派,一個是陷入日常斗爭的“中老年表情”。
但是,所有的貓都可以主宰互聯網,因為它具有——治愈的屬性。
有一次看采訪,一個云吸貓的粉絲這么說。
“看貓貓電影的時候,身心都很放松。比如忙了一天下班回家,睡前玩手機會盯著屏幕看。感覺很輕松,感覺很累或者很壓抑。得到解脫。”
貓的形象特別美,符合人類審美。它的身體軟軟的,會哭,連爪子上的肉墊都萌得恰到好處。他們身上有一種特別吸引人的特質,總是若即若離。高度的冷淡和熱情就像你穿左穿右的襪子。雖然他們可能不太在乎你,他們的一些行為和態度也可能表達出惹惱了你,但這些都不重要。我覺得貓好可愛。我想舔舔看。它能治愈我。
是的,沒有錯。現代年輕人所有的情感“通病”都可以在“貓貓片”中治愈。
比如你今天工作不順,被老板批評;比如你今天沒擠進地鐵,上班遲到;比如你今天和愛人吵了一架,情緒很低落.當你在生活中看到一只可愛的小貓帶著一系列負面情緒的時候,似乎你所有的煩惱都會煙消云散。
如果說看都市娃娃電視劇是一種情感體驗,看戶外生存冒險綜藝節目是一種人性窺探,那么看“貓片”就是一次心靈療傷之旅。
文中的一些文字和圖片來自互聯網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更多寵物資訊請關注寵物易購(www.xibufenqing.com)專注于寵物護理、寵物美容、寵物飼養及寵物訓練教程的綜合型寵物網站,寵物易購憑借著良好的體驗、優質的內容、貼心的服務成為寵物行業的佼佼者,深受廣大愛寵人士的喜愛;同時我們包含寵物商城方便寵物愛好者們來購物奧,優質一條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