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米高!江西發現9000多萬年前的泰坦龍化石
得知15米高!江西發現9000多萬年前的泰坦龍化石究竟是怎么回事?下面寵物易購帶大家看看是什么情況。
2021年6月,贛州市贛縣區的一處建筑工地進行著正常的工作,但今天卻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因為鏟車司機在鏟下去的時候突然看到了一條條巨大的骨頭。它有多大?叉車司機進行了目視檢查,
骨頭的粗細好像和鏟車頭的桿子差不多!于是工人們馬上聯系了相關部門。
很快,由江西省地質博物館牽頭的專業團隊來了。經過初步清理,他們對大塊骨骼進行了鑒定,確定這些骨骼來自9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泰坦,其完整性在白堊紀蜥腳類動物中實屬罕見。
這只泰坦龍的化石保存完好,至今還有29塊椎骨。最重要的是它的骨骼很結實,頸椎和尾椎的椎體和椎弓根也有蜥腳類動物典型的復雜腔室!這意味著它的椎骨是相互關聯的,保存完好,這對研究它們的方方面面非常重要。
包括食性、作用方式、進化、地理分布和復原圖,意義重大,所以這個化石在這一點上是世界罕見的。
負責這項研究的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韓說:“雖然它們都是蜥腳類動物,但新標本與此前在贛州發現的中國贛南龍在脊椎骨形狀上有所不同。基于超過500個特征的系統進化分析,
進一步歸類為蜥腳類恐龍中泰坦龍的一個分支。"
目前,該標本的形態、系統演化和地理分布仍在進一步研究中。但是經過現有骨骼信息的估算,恐龍的個體體長應該在15米以上!這個數字有些夸張,但在蜥腳類動物中只是中等大小。
每次看到恐龍化石,我們都會聽到獸腳亞目、蜥腳類等術語。這些是什么意思?
關于恐龍?
恐龍對人類來說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物種。大家都知道恐龍,很多大家熟知的恐龍,比如霸王龍,三角龍,劍龍,迅猛龍等等,真的是老少皆知。但事實上,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恐龍是一種什么動物。有多少只恐龍?
恐龍可以理解為三角龍(撲翼龍)和現代鳥類(長翅目)最近的共同祖先的所有后代。也就是說,按照現在的分類,恐龍有兩個目,蜥腳類和鳥腳類。這兩大項目都有各自的從屬分類。
撲翼龍亞目是鳥腳龍、劍龍、甲龍、角龍和厚頭龍。蜥腳類動物,隸屬于蜥腳目和獸腳亞目。
內容太多了,就簡單說說獸腳亞目恐龍和蜥腳亞目恐龍的區別吧。蜥腳類動物可以簡單理解為四足長頸的食草恐龍,是已知最大的陸生脊椎動物。這個類也可以分為兩個分支:梁龍和大鼻子。
下面有100多個類別;獸腳亞目恐龍包括所有的食肉恐龍,所有這些非鳥類恐龍都在6500萬年前的滅絕中消失了。
因為我國土地遼闊,各種恐龍在我國都能找到,所以古生物學上總會時不時有大新聞。
感謝您閱讀15米高!江西發現9000多萬年前的泰坦龍化石,以上就是15米高!江西發現9000多萬年前的泰坦龍化石的全部內容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寵物新聞資訊請關注寵物易購(www.xibufenqing.com),我們是專注于寵物護理、寵物美容、寵物飼養及寵物訓練教程的綜合型寵物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