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中國寵物營養指南》開講 院士專家談伴侶動物營養
得知第一期《中國寵物營養指南》開講 院士專家談伴侶動物營養究竟是怎么回事?下面寵物易購帶大家看看是什么情況。
5月20日,中國營養學會推出首個“《中國寵物營養指南》”,旨在填補寵物營養領域的知識空白,推動寵物營養的發展,為寵物主人提供專業的營養建議。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寵物作為陪伴動物,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而獨特的角色,給予我們陪伴和溫暖。近年來,寵物的營養和健康已經成為人們高度關注的問題。
寵物營養和人體營養都要均衡,滿足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特定需求。
《中國寵物營養指南》將由中國營養學會牽頭,組織多位權威學術機構和行業專家,以循證營養科學為基礎,結合國內外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全面分析寵物的營養需求和健康問題,通過系統的整理、匯總和科學的證據評估,撰寫科學、全面、權威的寵物營養指南。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躍新現場致辭。
全面均衡的營養更適合現代寵物,避免“隱性饑餓”
在這些動物從野生動物到伴侶動物的過程中,貓狗的生存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野生動物的飲食構成將更多取決于自然資源的可獲得性,而現代寵物與人生活在一起,飲食主要由人類提供。
我們需要在寵物食品中提供全面均衡的營養,保證它獲得足夠的營養。營養對維持寵物的整體健康起著關鍵作用,包括皮膚和毛發的健康,保持健康的體型,骨骼和關節的健康,消化系統的健康等等。
楊躍新教授介紹,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寵物需要適當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來維持正常的生長發育。寵物的飲食需要滿足其能量需求,要注意保持適當的體重和消化健康。
因為寵物不再需要為了生存而尋找食物,所以它們的飲食可能會更加簡單規律。這就使得我們需要在寵物食品中提供更加全面均衡的營養,以保證它們獲得足夠的營養,維持健康快樂的生活。
從營養素的種類來說,寵物需要蛋白質(和氨基酸)、脂肪(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等20種左右的宏量營養素,以及10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首先營養素的種類要搭配全面合理,宏觀營養素:維生素:礦物質為3:2:2,然后各營養素的含量要合適。
高肉高蛋白喂養可能不科學。植物來源有助于可持續營養。
全球寵物食品領域的“高肉飼”、“高動物蛋白”是營銷噱頭還是科學常識?吳永寧研究員從營養和安全的角度分享,“寵物食品中蛋白質含量過高,可能會超過寵物的實際需要量,可能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其次,蛋白質攝入過多可能導致尿液酸化,酸性尿液可能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
隨著全球對可持續發展的需求日益增加,減少肉類原料的使用,增加植物原料在寵物食品中的比例,被認為是一條可行的途徑。
徐明剛研究員說,“肉類生產不僅對水資源、土地利用和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環境壓力,也不利于可持續發展。
此外,肉類生產涉及動物飼養、運輸和屠宰的過程。減少寵物食品中肉類原料的使用,可以減少對其他動物的需求,促進其他動物的福利。"
經過長期馴化,寵物的消化系統已經適應了一定程度的糧食消化。即使在野外,貓狗捕食的獵物也可能攜帶一定量的糧食。因此,谷物在寵物食品中的存在是符合其自然飲食習慣的。
戴小楓教授從消化率的角度以小麥蛋白為例。胃蛋白酶對優質小麥蛋白的消化率不低于動物蛋白。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在氨基酸上是相輔相成的。
植物源原料提供寵物食品中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和膳食纖維,為寵物提供全面均衡的營養,維持其健康和免疫功能。
徐明崗研究員呼吁,“增加植物類原料在寵物食品中的比例,不但可以滿足寵物營養健康的需要,也可以促進寵物食品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對于全球食物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注伴侶動物營養共享長久健康生活”專家學術論壇
四位院士專家的權威專業分享,不僅對到場嘉賓而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也說明了本次由中國營養學會牽頭啟動的《中國寵物營養指南》 意義重大。
權威專業的研究和指導將推動中國寵物營養領域規范發展,助力中國寵物科學營養更進一步,讓更多中國寵主享受寵物健康帶來的長久陪伴。
感謝您閱讀第一期《中國寵物營養指南》開講 院士專家談伴侶動物營養,以上就是第一期《中國寵物營養指南》開講 院士專家談伴侶動物營養的全部內容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寵物新聞資訊請關注寵物易購(www.xibufenqing.com),我們是專注于寵物護理、寵物美容、寵物飼養及寵物訓練教程的綜合型寵物門戶網站。
- 上一篇:主人鉆進貓的紙箱 貓無意間看到后當場崩潰
- 下一篇:沒有了